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特征

发布者: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0-24浏览次数:374

一、真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论断,安全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有了安全感,获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会持久,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民幸福论”;国家之安,人民至上,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全相互依存,国家安全问题归根到底都由人民来感受、决定和评价,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全民力量,共同构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体现了“人民至上论”

二、鲜明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直视我国目前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直面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直面恐怖主义、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强调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的统筹协调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科学统筹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强调要坚持科学统筹,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国家安全合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四、无畏的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贯穿着对国家安全、人民幸福、世界和平的担当,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无畏的担当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维护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或打断。